熱點快評
  杭州市規劃局、市環保局等部門最近在做一項研究,希望在杭州建一個“城市風道”,把郊外錢塘江的風引進主城區,把空氣中的霾等污染物“吹”走。杭州目前共有高層建築4000多幢,阻擋著風的形成,因此,打造“城市風道”需要打通很多東西向的街道。(11月6日當鋪《北京晨報》)
  “城市風道”可不可行,需要複雜的科學論證,不是一兩句話能說得清。但基於常識的判斷,是可以存疑的。如果作個類比,似乎有如諸葛亮“借東風”,需要的永慶房屋時候,能不能來,風力能否足以把霾吹走,即東風是否“與便於霾”?更重要的是,當天氣安好,無霾之時,風道又會不會給城市帶來負面影響?
  當然,“城市風道”可不可行還是次要的,關鍵是這個措施似乎對治霾意義不大,就好比家裡煙塵滾滾,融資不想著如何滅煙減塵,而是架把風扇往鄰裡吹,與鄰為壑,顯得很不厚道。要知道杭州是浙江的省會,把霾往別處“趕”,多少透露出以大欺小、以上壓下的味道。
  如果“城市風道”倡議於民間,可權當是渴望改善空氣質量急切的民意,可以理解。但是,這麼個主意出自於政府的規劃與環保部門,或許更能解讀出某種希冀畢其功於一役的急功近利。相對於治霾的長周期以及公眾視線之外的瑣碎點滴,打造“城市風道”不僅噱頭十足,大興土木,還可以化無形為有形,化繁瑣為褐藻糖膠簡單,其誘惑可見一斑。
  只是這關鍵字廣告“城市風道”跟家裡的抽油煙機一樣,在當“搬運工”,而非實質承擔政府對環境的公共責任。“霾”伏圍城,政府需要做的是兩點,一是治霾維護市民健康的空氣訴求;二是把排放控制到與環境代謝能力相匹配的範圍內。
  可見,“城市風道”並非治霾善策。治霾需要在政府主導之下,做好“減法”與“加法”,標本兼治。“減法”即治污與減排,在消除污染的歷史欠賬方面要有大的作為,減少累積的量;通過產業調整、排放標準升級、城市交通優化等方式,大幅度降低排放總量。“加法”即在生態環境的修複上體現力度,綠化與水環境持續改善,增強環境的自我修複功能。此外,在治理方式上主導社會共治的軌道,政府與群眾互動,區域之間協調,倡導綠色生活方式,建立區域生態補償機制,增強微觀治理的活力。
  木須蟲  (原標題:“城市風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ybczxcszr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