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年4月,龍崗區教師進修學校被教育部正式認定為國家級示範性縣級教師培訓機構,前不久舉行了揭牌儀式。
  大約6年前,剛成立的龍崗區教師進修學校只有5個人、一間辦公室。如今,該校已經成為國家級示範性縣級教師培訓機構。今年,中國教育學會五個研究中心之一的高質量學習研究中心落戶該校。短短6年成長如此迅速,並取得兩個國家級榮譽,這一“龍崗現象”引人註目。
  “原特區外的教師進修學校能做出這麼多高質量有創意的培訓,讓我為之一振。”省教育廳副廳長李學明今年視察該校時贊嘆。
  “一個以教師培訓為主要業務的辦學機構培養了一批高水平的專業培訓師,開發了一系列培訓課程,積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培訓管理經驗”。李學明以“四個一”高度評價龍崗區教師進修學校。
  近年來,龍崗區委、區政府、區教育局高度重視、全力支持教師培訓工作,5年來投入培訓經費累積超過1億元。如今,該校已擁有一支優秀的本土化專業培訓師團隊,開發出12大系列、400多門教師培訓精品課程,併在此基礎形成一整套系統化的教師研訓模式,初步探索出了教師培訓的“龍崗模式”。
  文/圖:鳳飛偉 肖紅春
  秦華 沈雪
  從“外請專家為主”到“本土培訓師為主”——打造由“五能人才”組成的“四好團隊”
  在國內教育界,教師進修學校常常被調侃成“一座破房子、一群老頭子、一套老法子、整天混日子”的“養老”單位。龍崗區教師進修學校成立之初,學校只有5個人、一間辦公室,也存在著教師培訓課程單一、培訓內容陳舊與實際工作脫節、培訓模式僵化等問題。
  如何尋求出路、打開局面?龍崗區教師進修學校校長劉靜波認為定位至關重要,“我們不能僅把自己定位為教師培訓部門,沒有自己的講師隊伍、課程體系,只是迎來送往的‘課程中介’。教師進修學校應該是教育局的戰略工具,在培訓對象選擇、課程選定、效果評估等方面都要根據戰略任務來確定。”
  為此,該校放棄了請明星教師、大腕教授做講座的“輸血型”培訓,選擇建構符合本土教育生態的“造血型”培訓體系。
  要完成這一戰略目標,就需要建設一支實力雄厚的培訓師隊伍。在劉靜波看來,培訓師可分為三個等級,初級就是講師,主要講別人的課程;中級是課程開發師,主要講授自己開發的課程;高級就是咨詢師,不僅能講,還能指導教師實踐,把培訓成果進行有效轉化。
  為建設一支符合戰略定位的培訓師團隊,龍崗區教師進修學校在戰略啟動階段便爭取上級主管部門的政策支持和人財物支持。龍崗區委區政府、區教育局也高度重視教師的專業發展,始終把該校的發展作為全區教師專業發展和教育改革的核心力量來規劃、部署,成立了以教育局局長為組長的區教師繼續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為教師進修學校快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同時逐年加大經費投入,5年來教師培訓年均經費超過2000萬元。
  經過數年的發展,通過不斷的學習提升和培訓歷練,以及大型活動的考驗與對外交流的激勵,龍崗區教師進修學校已擁有了一個由“五能人才”(能上課、能評課、能講座、能策劃、能研究)組成的“四好團隊”(即指財務、人身、心理等方面的安全團隊,工作精細化、優質化、合作化、創新化的高效團隊,培訓專業化和科學化的學術團隊,追求合作共贏、貢獻付出的愛心團隊)。
  “擁有這樣的團隊,使學校實現了從‘以外請專家為主’到‘以本土培訓師為主’的跨越。”該校負責人表示。
  從“拿來主義”到“自主研發”——已開發73個體系、400多門培訓精品課程
  國內不少教師進修學校不但沒有自己的講師隊伍,也沒有自己本土化的課程。劉靜波認為,外來的和尚不一定能念好本土的經,而且純粹的外部資源很容易在實踐中出現“水土不服”的問題,因此在建立講師隊伍的同時,龍崗區進修學校積極開發自己的課程體系。
  基於成人學習的特點和全區教育發展的實際狀況,龍崗區教師進修學校按專業化、特色化、本土化原則建立了適合龍崗的教師培訓課程開發機制:不定期發佈課程開髮指南,進修學校專職培訓師自主申報,經過專家審核通過後成為課程開發主持人。主持人可以面向全區“招募”一線優秀教師,組建課程開發團隊,同時聘請專家擔任課程開髮指導顧問,開發適合本區中小幼教師的培訓課程。
  以TAP(教師成長輔助課程)為例,龍崗區教師進修學校開發了針對中小學教師全面發展的教師成長輔助課程體系(Teachers Assistance Program,簡稱TAP)。該課程體係為中小學教師設置了一套系統、長期的成長輔助課程,由專業人員為教師提供專業的指導、培訓、咨詢。在此課程體系中,部分課程長期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
  到2010年,龍崗區教師進修學校已實現“購買課程—委托設計—自主開發”的華麗轉身,並通過理論論證和反覆的實踐檢查,學校逐步形成了富有特色、循序漸進的三層次課程開發模式:零星課程—課程體系—課程系統。“這是一個自下而上、充分關註教師實際需要的歸納式開發過程。”該校負責人表示。
  如今,該校的課程開發已結出纍纍碩果:2012年9月,龍崗區教師進修學校已自主開發包括新教師培訓、高質量學習、幹部培訓、學科培訓、學前教育、班主任培訓、教育科研培訓、教育技術培訓、TAP(教師成長輔助課程)、TTT(培訓培訓師)等12大系列、73個體系、400多門教師培訓精品課程。
  從單純課堂培訓到系統化研訓——“走進學校”形成理論與實踐結合的培訓組織模式
  有了本土專業培訓師和本土化課程並不意味著教師的業務素質能力就可以自然而然地提升。培訓師僅給學員上自己開發的課程是不夠的,重要的是要創造一個教師學習和發展的系統,能引領和指導教師在工作中應用所學的知識,能讓教師把知識轉化為能力,能能力轉化為教學績效。這才真正達到“造血”的功能。
  為此,龍崗區教師進修學校在實施過程中抓住兩個關鍵點:培訓方法的多元化和組織方式的靈活性,即不同課程應有不同的實施策略,不同教師群體應有不同的培訓模式,不再單純依靠培訓師課堂授課這一模式,而是進入學校進行長期的跟蹤、輔導,形成教師培訓的系統化研訓模式。
  以新教師“田園式”培訓為例。2009屆新教師章喬石現已成為新教師培訓的優秀助教、龍崗區第二批教壇新秀。他對自己參與的培訓深有感觸:“前5天的崗前封閉培訓,激發了我的教育激情,也讓我對教師工作有了全面的認識。在‘田園式’培訓階段,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們悉心指導讓我學到了很多課堂教學策略和技巧,業務水平提升很快。”
  原來,新教師“田園式”研訓模式為新教師培訓設置了崗前培訓、學科“田園式”培訓、棘手問題案例式培訓、集中專題體驗參與式培訓4個環節為期3年的培訓課程體系。其中,在崗前培訓結束後,指導教師走進新教師成長的“田園”——課堂,幫助新教師診斷問題,新教師通過“在看中學”、“在做中學”,在指導教師的現場指導下儘快熟悉和掌握基本的教學流程和技能,提高教育教學能力和科研能力。
  從2007年到2012年,龍崗區面向全國各地高等師範院校招聘956名應屆畢業生,全部按照“新教師三年培訓計劃”進行了培訓。
  近年來,除新教師“田園式”研訓模式外,龍崗區教師進修學校還開發出來了民辦學校教師“三級聯動”研訓模式、幼兒教師“賽、培、研”研修模式、青年幹部“三維一體”研訓模式、校際合作研修模式、學科基地研修模式、名師工作室研修模式等,已形成體系完善、流程科學、操作性強的培訓組織模式。
  “目前龍崗區教師進修學校的工作得到全區中小學、幼兒園的高度肯定,教師的滿意度在95%以上。”龍崗區教師進修學校負責人表示,如今該校已經走出龍崗,成功經驗在全國多地推廣,學校培訓師團隊受邀到全國多地舉辦培訓活動,獲得廣泛肯定。  (原標題:龍崗區教師進修學校創教師培訓“龍崗模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ybczxcszr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